介紹和戰報請看這裡:http://tieba.baidu.com/p/4235644755?pn=1
本篇要介紹的遊戲是一款二戰大戰略級的遊戲。因為我太愛ASL了,但是一直發ASL或ASLSK的戰報也不是辦法。所以,還是需要來研究一下別的遊戲。
經過了兩年的摸索我個人比較喜歡戰略和戰術這兩種層級。如果我們將戰棋根據規模細分的話,大致上可以分成大戰略級、戰略級、戰役級、大戰術級和戰術級。當然這也是一種粗略的分法。戰役級我比較不喜歡,不過如果是營級或連級的話,我倒是蠻喜歡的。
現在就來一邊玩,一邊看看這個遊戲到底是在幹什麼的。首先我們先進行第一個劇本 The Blitz of Western Europe,這個劇本的勝利條件是:德國玩家必須在第二回合或第二回合結束前控制巴黎(紅色圈圈的位置),否則AFA玩家獲勝。
德軍玩家控制所有灰色的單位,而AFA控制法國和英國聯軍和波蘭(紫色)單位。深藍色的單位是比利時-挪威,當德軍宣戰時,它們才會加入AFA方。
德軍先對比利時-挪威宣戰之後,將所有單位全部壓上進攻比利時-挪威。因為宣戰之後比利時-挪威會加入AFA陣營,所以AFA玩家可以指派在英國本土的皇家AF空軍應戰。戰鬥結算的順序為空戰-陸戰。所以當雙方都有空軍時必須先結算空戰。
我們將圖放大一下,可以看到雙方指派的空軍單位。根據雙方的戰力,德軍為3,AFA方為2(因為是防禦方,所以可以獲得防禦加成)。此時直接擲骰查詢結果。德軍為3擲出6,結果為1S。AFA為2擲出2,沒有結果。英國皇家AF被摧毀。
接下來是陸戰部分。此時剩餘的空軍可以參與陸戰。德軍總戰力為14,比利時-挪威的戰力為1+2(兩個白色小三角形)。德軍擲骰為3,結果為1L。AFA擲骰為6,結果為1S。雙方各損1 STEP。S的結果為對方必須撤退1/3的單位。L的結果為對方必須撤退2/3的單位。所以此時雙方各損1 STEP,德軍必須撤退1/3(四捨五入),AFA必須撤退2/3。
在結算戰鬥時,這個遊戲用了一個有趣的設計。在分配傷害時,擁有者分配第一點傷害,之後是對手分配第二點。撤退的部分也是一樣,擁有者撤退第一個單位,對手選擇擁有者撤退的第二個單位。
在結算戰鬥時,這個遊戲用了一個有趣的設計。在分配傷害時,擁有者分配第一點傷害,之後是對手分配第二點。撤退的部分也是一樣,擁有者撤退第一個單位,對手選擇擁有者撤退的第二個單位。
黃色方框內是雙方戰死單位。德軍必須撤退1/3的單位到相鄰區域。當一方完全被消滅後另一方可以推進。推進的前提是,在戰鬥前進攻方的裝甲單位大小必須大於防禦方。由於守方不是裝甲單位,所以不必考慮。另外,守方打出S結果,攻方有5 x 1/3的單位不能推進,計算並四捨五入之後為2,所以德軍可以推進三個單位。
此時,AFA選擇兩個單位不能推進,德軍推進另外三個單位。接下來是盟軍回合。劇本特殊規則是倫敦到巴黎有一條通道,所以陸軍可以直接從倫敦前進到巴黎。盟軍將所有可用的單位全部調到倫敦,並攻擊剛剛打下比利時-挪威的德軍單位。
德軍玩家指派空軍進行支援。AFA的戰力為9,擲骰4,結果為1S。德軍戰力為8,擲骰1,結果為L。德軍必須損失1 STEP撤退1/3。AFA必須撤退2/3。
德軍再度損失一個單位。接下來是德軍Blitz回合。德軍可以進行地面移動和攻擊。德軍決定不理會波蘭,再度集結軍隊向著擁有馬其諾防線的巴黎進行總攻擊。
德軍戰力為13,但是這時候必須注意紅色三角形,每一個紅色三角形在防禦時,可以減少攻方一點戰力。白色三角形是在防禦時可以增加自己本身的戰力。所以德軍戰力被馬其諾防線和法軍修正為9。而AFA的戰力為7。雙方各擲一骰。德軍為1,結果是L。AFA必須撤退2/3的單位。AFA也擲出1,結果為S,德軍必須撤退1/3的單位。
AFA撤出兩個單位只剩下馬其諾防線撐住巴黎。德軍也將兩個單位撤回柏林。接下來是AFA玩家的Blitz回合,AFA現在只能進行空軍移動和陸地移動,並且最多只能移動4 STEPS,而且無法發動任何攻擊。所以,AFA將剛剛撤退的單位調回巴黎防守。
第二回合,雙方都有增援。
德軍調動地面單位直接對巴黎發動總攻擊。
AFA在目標區域必須全部應戰。首先處理海空戰。之後就不寫太多細節了,除非出現特殊情況。空戰部分,德軍被迫撤退一個空中單位,AFA的空中單位則是直接被消滅。地面戰的部分德軍打出2L,AFA則打出了1。在戰鬥部分如果損失超出1,第一點是由擁有者選擇損失的STEP,第二點是對方選擇。AFA選擇損失BFF,第二點德軍當然選擇馬其諾防線。
輪到AFA回合。AFA將所有可用軍隊全部都調回巴黎防守,並且調動波蘭軍隊進入奧地利。此時,AFA依舊不能進攻比利時,因為德軍可以調派J87俯衝轟炸機單位進行協防。所以盟軍放棄最後的反攻機會。
德軍最後的攻擊機會,將所有單位全力進攻巴黎。最後德軍發揮強大戰力打出3B結果。AFA則是打出了2B。雙方都必須全部撤退。
在德國西部的單位全部退回柏林。在巴黎的單位撤退到倫敦及法國南部。雖然,德軍擊毀了馬其諾防線,但是完全沒有剩餘的單位可以推進。並且在比利時的德軍單位因為無法撤退,所以必須各損1 STEP。接下來的AFA回合,AFA將所有單位重新調回巴黎,粉碎了德軍想要快速佔領巴黎的企圖。
===
當然這篇文章簡化了很多的部分。而第一個劇本用到的規則真的不多。這款遊戲的好處也是,玩家不需要看完全部的規則,隨著劇本的推演慢慢的研讀新增的規則即可。當然,這款遊戲也不只是這樣,玩家還必須處理海空戰、控制資源、和是否對中立國宣戰等等。
總結:簡單又暴力,我給87分。
===
所謂打鐵趁熱,繼續加開第二個劇本。第二個劇本為The Longest Day,諾曼第登陸戰。
上圖是這個劇本一開始雙方的配置。這個劇本的勝利條件為在第11回合結束時,或在第11回合結束前之前盟軍玩家征服德國,則盟軍玩家勝利。否則德軍玩家勝利。
上個劇本沒提到回合順序。在這裡提一下,雙方的回合順序為:
===
所謂打鐵趁熱,繼續加開第二個劇本。第二個劇本為The Longest Day,諾曼第登陸戰。
上圖是這個劇本一開始雙方的配置。這個劇本的勝利條件為在第11回合結束時,或在第11回合結束前之前盟軍玩家征服德國,則盟軍玩家勝利。否則德軍玩家勝利。
上個劇本沒提到回合順序。在這裡提一下,雙方的回合順序為:
- 德軍啟動
- 返回基地
- 海上移動
- 海上戰鬥
- 空中和海上單位返回基地
- 移動陸上單位
- 陸地戰
- 盟軍啟動
- 重複德軍啟動的順序
- 德軍閃擊戰(Blitz)
- 重複德軍啟動的順序
- 盟軍閃擊戰(Blitz)
- 重複德軍啟動的順序
- 回合結束
首先德軍啟動,德軍玩家選擇完全不動,因為總共有三個地方可以進攻德國,法國、比利時和德國西部。靜觀其變才是比較好的作法。並且德軍兩個空軍單位位於德國西部,剛好和這三個區域相鄰,不論哪裡發生戰鬥都可以飛過去支援。
接下來是盟軍啟動。首先將海上的美軍大西洋艦隊(Atlantic Fleet)返回位於倫敦的港口。之後的海上移動將美軍的大西洋艦隊和AFA的北大西洋艦隊移動法國的西部海上。將部隊運輸船派到北海,並且讓海域相鄰的陸地區域上的部隊上船。
這個劇本多了部隊運輸船(登陸艇),使用的方法是當返回基地時停留在港口可以裝人或放人,之後的海上移動到海洋區域,一樣可以對相鄰海洋區域的友方控制區裝人及放人。
接下來當然就是和歷史發展一樣從法國北部的諾曼地進行大規模登陸戰。在海空戰,倫敦的兩個空降單位必須參與海空戰。德軍當然調派位於德國西部的空軍支援。結算海空戰,盟軍打出1S,德軍打出S。地面戰的部分,盟軍打出2,德軍打出2B。登陸失敗,盟軍單位全部被趕回海上及英國本土,雖然盟軍此舉沒有成功,但也摧毀了德軍的大西洋壁壘。
德軍Blitz階段,德軍從德國西部調派一些單位補強防禦。
雖然玩戰棋不一定要重現歷史,也不需要遵照歷史。但是就上圖來看,盟軍雖然可以考慮直接從比利時或者德國西部發動登陸戰,但只有從法國登陸才有辦法讓最多的單位參與作戰。盟軍發動第二次登陸戰,德軍這次還調派了比利時的空降單位參戰。海空戰部分,盟軍打出2L,德軍打出了L。地面戰的部分盟軍打出2B,德軍打出1S。盟軍成功登陸並且奪回法國。
這個劇本有使用到資源的部分,所以在回合結束時,雙方可以使用可用資源重建及整補單位。盟軍有六點外加佔領法國的兩點,一共八點資源。德軍只有本土的四點資源可用。
第十回合。雙方補血之後,德軍調派12軍團到比利時,盟軍將軍隊分成兩個部分,一邊從比利時登陸,另一邊從陸地進攻德國西部。
比利時方面,盟軍打出1L,德軍沒有戰果,第十二軍團被消滅。但盟軍沒有裝甲單位參與作戰,無法推進。德國西部方面,空戰部分,盟軍打出1S,德軍也打出1S。盟軍將USAAF受損並撤回倫敦,德軍將Me-109s受損並撤回柏林。地面戰部分,盟軍打出3B,德軍打出2B。德軍受到3 STEPS損傷之後退回柏林,而盟軍空軍撤回倫敦,地面單位撤回北海的運輸艦,而盟軍的第十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則是因為補血太滿導致船坐不下而無法撤退,兩個單位再受到1 STEP損傷。
德軍Blitz階段,德軍將僅存的單位調回德國西部。由於劇本設定德軍在此階段只能發動地面戰,此時德軍可以反打一波再度削弱位於法國的盟軍單位。但是盟軍位於倫敦的空軍太強,並且僅存的12集團軍和16集團軍有非常優秀的防禦能力,因此作罷。
盟軍將剛剛被趕回海上的單位重新在法國登陸,並且調派位於英國的空中單位再度進攻德國西部。空戰部分,盟軍打出1,德軍打出L。德軍Me-109s被消滅。地面戰部分,盟軍打出2L,德軍打出1S。德軍依舊守住德國西部。
第十回合結束,盟軍在本回合可以額外獲得1點資源,德軍仍舊是4點資源。雙方各自補血。
最後一個回合,德軍依舊調派僅存兵力全力防守德國西部,並且在上個回合結束時花費資源重建西方壁壘。盟軍調動全部可用兵力從比利時和法國進攻。空戰方面,盟軍打出1S,德軍打出L。地面戰方面,盟軍打出3B,德軍打出2。看來德軍這次無法阻止盟軍的推進了。德軍單位分別撤退到柏林和德國南部。
其實此時盟軍幾乎無法獲得勝利。首先我們必須在回合結束時完全征服德國。征服的條件當然是必須佔領德國全國的領土。德軍在最後的Blitz階段選擇完全不動。盟軍只能發動最後一次進攻。在此時,完全消滅對方並且佔領德國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德國的南部是一個山脈地區。山脈提供的裝甲抵銷有八點。所以盟軍必須派出12和16集團軍外加第3軍團進攻,這樣才有9點裝甲大小值。而位於柏林的西方集團軍則是有四點大小的裝甲單位。仔細研究CRT就會發現最大傷害為3B,玩家必須打出3L才有機會讓西方集團軍因為無法撤退而完全被消滅。但是,如果分散攻擊,盟軍攻擊柏林的單位無法超過4點裝甲值,所以就算消滅了西方集團軍也無法因為戰後推進而征服德國。
(勘誤:這裡出現一個錯誤。一個區域(包括從海上)的地面單位最多只能派出十個大小的單位攻擊同一個目標地面區域。但是,玩家可以從不同區域派總和超過十個大小的單位進攻一個區域。海空戰不在此限制內。)
所以,這個劇本依舊是防守方獲勝。或許大家會發現,防守方幾乎都不做事,而且也無法進攻。我想這應該是礙於劇本大小所致。不過戰略級的遊戲,守方如果主動進攻,通常也只是找死而已。
===
兩個劇本的心得:在這個遊戲中使用了大小和數量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這讓玩家在分配傷害和決定進攻的時候有點糾結。
首先,在戰鬥損傷上,是以大小來分配的,而大小就等於是棋子上的黑點(我們也可以給它一個暱稱:「血量」)。而單位數量就是棋子數。戰鬥的結果分為S、L和B。B是指全部,所以可以不談。S和L分別指的是1/3和2/3。而在戰鬥分配時,不論哪一方,都是自己分配第一點,對方分配第二點。分配傷害的時候是這樣,分配撤退的時候也是這樣,防止推進的時候也是這樣。
這一點有趣的地方在於,在分配時到底要分配到大型單位(棋子大顆的,通常是3血以上)上,又或者是摧毀大部分的小單位?一個單位越大,能力也越強。而這些能力通常不是單純的戰力而已,還包括了防禦能力(有兩種:紅色三角形是扣對方攻擊力,白色三角形是加自己的攻擊力)。
戰後推進的時候,必須計算戰鬥前雙方的裝甲單位數。而守方可以利用地形來增加這些單位數。這個時候使用的是單位的大小。如果一個4血的裝甲單位,帶著另外二個1血單位,進攻一個有1血裝甲單位的和森林地形的區域。雙方的裝甲數為攻方4,守方3(森林提供2)。如果攻方打出1以上的傷害就可以推進(因為守方已經死光了,並且在戰前攻方的裝甲值大於守方。如果打出的是S,攻方不具備推進資格,因為撤退1/3四捨五入還不到1,守方不需要撤退)。
如果守方打出S可以防止對方推進1/3,這時候守方當然是選擇4血的裝甲單位,但是這樣就讓對方可以推進2個小單位。而這兩個小單位也有機會藉由補員,變回大單位。
整個遊戲都圍繞在資源分配和傷害評估上。不過,仔細想想,當時二戰或任何一場戰爭發生時,每個國家的作戰指揮或元首不也是面臨相同的情況嗎?該派多少兵力進攻一個區域?花費多少資源研發或讓單位重建?是否該侵略並且對於這個國家宣戰等等?成功可以獲得多少利益?失敗又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接下來是盟軍啟動。首先將海上的美軍大西洋艦隊(Atlantic Fleet)返回位於倫敦的港口。之後的海上移動將美軍的大西洋艦隊和AFA的北大西洋艦隊移動法國的西部海上。將部隊運輸船派到北海,並且讓海域相鄰的陸地區域上的部隊上船。
這個劇本多了部隊運輸船(登陸艇),使用的方法是當返回基地時停留在港口可以裝人或放人,之後的海上移動到海洋區域,一樣可以對相鄰海洋區域的友方控制區裝人及放人。
接下來當然就是和歷史發展一樣從法國北部的諾曼地進行大規模登陸戰。在海空戰,倫敦的兩個空降單位必須參與海空戰。德軍當然調派位於德國西部的空軍支援。結算海空戰,盟軍打出1S,德軍打出S。地面戰的部分,盟軍打出2,德軍打出2B。登陸失敗,盟軍單位全部被趕回海上及英國本土,雖然盟軍此舉沒有成功,但也摧毀了德軍的大西洋壁壘。
德軍Blitz階段,德軍從德國西部調派一些單位補強防禦。
雖然玩戰棋不一定要重現歷史,也不需要遵照歷史。但是就上圖來看,盟軍雖然可以考慮直接從比利時或者德國西部發動登陸戰,但只有從法國登陸才有辦法讓最多的單位參與作戰。盟軍發動第二次登陸戰,德軍這次還調派了比利時的空降單位參戰。海空戰部分,盟軍打出2L,德軍打出了L。地面戰的部分盟軍打出2B,德軍打出1S。盟軍成功登陸並且奪回法國。
這個劇本有使用到資源的部分,所以在回合結束時,雙方可以使用可用資源重建及整補單位。盟軍有六點外加佔領法國的兩點,一共八點資源。德軍只有本土的四點資源可用。
第十回合。雙方補血之後,德軍調派12軍團到比利時,盟軍將軍隊分成兩個部分,一邊從比利時登陸,另一邊從陸地進攻德國西部。
比利時方面,盟軍打出1L,德軍沒有戰果,第十二軍團被消滅。但盟軍沒有裝甲單位參與作戰,無法推進。德國西部方面,空戰部分,盟軍打出1S,德軍也打出1S。盟軍將USAAF受損並撤回倫敦,德軍將Me-109s受損並撤回柏林。地面戰部分,盟軍打出3B,德軍打出2B。德軍受到3 STEPS損傷之後退回柏林,而盟軍空軍撤回倫敦,地面單位撤回北海的運輸艦,而盟軍的第十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則是因為補血太滿導致船坐不下而無法撤退,兩個單位再受到1 STEP損傷。
德軍Blitz階段,德軍將僅存的單位調回德國西部。由於劇本設定德軍在此階段只能發動地面戰,此時德軍可以反打一波再度削弱位於法國的盟軍單位。但是盟軍位於倫敦的空軍太強,並且僅存的12集團軍和16集團軍有非常優秀的防禦能力,因此作罷。
盟軍將剛剛被趕回海上的單位重新在法國登陸,並且調派位於英國的空中單位再度進攻德國西部。空戰部分,盟軍打出1,德軍打出L。德軍Me-109s被消滅。地面戰部分,盟軍打出2L,德軍打出1S。德軍依舊守住德國西部。
第十回合結束,盟軍在本回合可以額外獲得1點資源,德軍仍舊是4點資源。雙方各自補血。
最後一個回合,德軍依舊調派僅存兵力全力防守德國西部,並且在上個回合結束時花費資源重建西方壁壘。盟軍調動全部可用兵力從比利時和法國進攻。空戰方面,盟軍打出1S,德軍打出L。地面戰方面,盟軍打出3B,德軍打出2。看來德軍這次無法阻止盟軍的推進了。德軍單位分別撤退到柏林和德國南部。
其實此時盟軍幾乎無法獲得勝利。首先我們必須在回合結束時完全征服德國。征服的條件當然是必須佔領德國全國的領土。德軍在最後的Blitz階段選擇完全不動。盟軍只能發動最後一次進攻。在此時,完全消滅對方並且佔領德國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德國的南部是一個山脈地區。山脈提供的裝甲抵銷有八點。所以盟軍必須派出12和16集團軍外加第3軍團進攻,這樣才有9點裝甲大小值。而位於柏林的西方集團軍則是有四點大小的裝甲單位。仔細研究CRT就會發現最大傷害為3B,玩家必須打出3L才有機會讓西方集團軍因為無法撤退而完全被消滅。但是,如果分散攻擊,盟軍攻擊柏林的單位無法超過4點裝甲值,所以就算消滅了西方集團軍也無法因為戰後推進而征服德國。
(勘誤:這裡出現一個錯誤。一個區域(包括從海上)的地面單位最多只能派出十個大小的單位攻擊同一個目標地面區域。但是,玩家可以從不同區域派總和超過十個大小的單位進攻一個區域。海空戰不在此限制內。)
所以,這個劇本依舊是防守方獲勝。或許大家會發現,防守方幾乎都不做事,而且也無法進攻。我想這應該是礙於劇本大小所致。不過戰略級的遊戲,守方如果主動進攻,通常也只是找死而已。
===
兩個劇本的心得:在這個遊戲中使用了大小和數量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這讓玩家在分配傷害和決定進攻的時候有點糾結。
首先,在戰鬥損傷上,是以大小來分配的,而大小就等於是棋子上的黑點(我們也可以給它一個暱稱:「血量」)。而單位數量就是棋子數。戰鬥的結果分為S、L和B。B是指全部,所以可以不談。S和L分別指的是1/3和2/3。而在戰鬥分配時,不論哪一方,都是自己分配第一點,對方分配第二點。分配傷害的時候是這樣,分配撤退的時候也是這樣,防止推進的時候也是這樣。
這一點有趣的地方在於,在分配時到底要分配到大型單位(棋子大顆的,通常是3血以上)上,又或者是摧毀大部分的小單位?一個單位越大,能力也越強。而這些能力通常不是單純的戰力而已,還包括了防禦能力(有兩種:紅色三角形是扣對方攻擊力,白色三角形是加自己的攻擊力)。
戰後推進的時候,必須計算戰鬥前雙方的裝甲單位數。而守方可以利用地形來增加這些單位數。這個時候使用的是單位的大小。如果一個4血的裝甲單位,帶著另外二個1血單位,進攻一個有1血裝甲單位的和森林地形的區域。雙方的裝甲數為攻方4,守方3(森林提供2)。如果攻方打出1以上的傷害就可以推進(因為守方已經死光了,並且在戰前攻方的裝甲值大於守方。如果打出的是S,攻方不具備推進資格,因為撤退1/3四捨五入還不到1,守方不需要撤退)。
如果守方打出S可以防止對方推進1/3,這時候守方當然是選擇4血的裝甲單位,但是這樣就讓對方可以推進2個小單位。而這兩個小單位也有機會藉由補員,變回大單位。
整個遊戲都圍繞在資源分配和傷害評估上。不過,仔細想想,當時二戰或任何一場戰爭發生時,每個國家的作戰指揮或元首不也是面臨相同的情況嗎?該派多少兵力進攻一個區域?花費多少資源研發或讓單位重建?是否該侵略並且對於這個國家宣戰等等?成功可以獲得多少利益?失敗又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